武汉国测华能电气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免费热线:400-027-8308
联系我们

电话:027-82830313/83385869

传真:027-84898071

邮箱:800@whgchn.com

免费热线:

400-027-8308

返回列表

新闻中心News

到2030电力需求响应的效益可达8.112亿

作者 :国测华能电气 发布时间 :2018-06-11 14:38 阅读 :

    “最佳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电力需求响应 (DemandResponse,英文简称DR)的效益可达8.112亿元,同期电力DR资源可实现250万千瓦的负荷削减量,占当年峰荷的4%。”7月28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牛津大学联合在京发布 《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报告,对我国首个城市电力需求响应试点项目———电力需求响应试点项目进行了评估。
  作为我国第一家实行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工作的城市,时隔一年,交出了首份答卷。
  工商业可削减负荷项目占DR市场潜力主要份额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要求,在市经信委的组织下,于2014年夏季开展了我国首个电力需求响应城市试点项目,今年初共计31家工业用户和33家楼宇用户同意参加该项目并作为试点项目的用户。
  据悉,《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报告通过基于“可避免成本”这一评估需求响应效益的方法进行评估。研究重点主要是预测到2030年直接空调负荷控制项目(针对居民和中小工商业用户)以及可削减   负荷项目(针对工商业用户)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
  据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大卫·罗宾逊介绍,报告得出了两项全新的评估结果。
  首先,工商业可削减负荷项目贡献了预期需求响应市场潜力的主要份额。据估计,约64%~73%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来自工商业的可削减负荷项目。特别是工业可削减项目,在不同情景下的主要年份中预计能够贡献需求响应市场总潜力的43%~59%。在“最佳表现”情景下,2030年总计250万千瓦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中,工业和商业用户的可削减项目可以分别实现110万千瓦和50万千瓦的峰荷削减。
  其次,直接空调负荷控制项目能够为需求响应市场潜力作出杰出贡献。虽然针对中小型工商业用户的空调直接负荷控制项目的贡献很少,但是在不同情景下的主要年份中,针对居民空调的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占预期需求响应市场潜力的23%~33%。在“最佳表现”情形下,2030年针对居民空调的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以减少80万千瓦的峰荷。
  DR市场价值尚未完全放开
  当前,市场自由化使得价格信号可以更   好地帮助电力系统平衡,新的智能技术推动着需求响应实施的成本下降,政策上更加关注减碳和减少环境污染,科学技术在供应与需求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个重要的趋势是电力需求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的具体试点过程中,电力需求响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电力系统管理当中对经济效益这方面的考虑还有所欠缺。这不仅是我国的问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电力系统规划方在考虑未来电力系统情况的时候,可能没有一定的激励政策,对需求响应资源考虑不是特别充分。
  我国在电力行业仍然缺少基于市场机制的电价信号。这包括发电容量、能源、辅助服务市场等价格信号。用户现在对电价信号的接收度和反应度也不是特别好。“如果没有这些信号,对需求响应效益评估会比较困难。”参与撰写报告的政策研究分析师金亨美强调。
  此外,当前国内开展的行政需求规划措施和需求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目前我国对电价行政规划的成分还是比较重。
  电力需求响应核心目标是用户能够基于反应系统成本的电价信号,电能表现场校验仪 ,自愿地对价格信号或者经济激励做出反应,从而改变用电   行为。在市场化的电力系统中,电力需求响应将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媲美发电侧资源,发挥同等的调峰作用,同时具有更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我国电力市场尚未完全放开,电力需求响应的市场价值,包括用户和其他参与方的应得效益,很难估算。
  “分阶段”发展DR市场更加适合
  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差异给需求响应在我国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但如火如荼的新电改却为需求响应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表示,“我认为,电改如果成功,就能建立三维更优的电力经济体系。我们的新能源消纳就可能更有效、更充分,就能更加促进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开发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不光是为了做减法,更多的是为了做加法;不光是减下来,还要加上来。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的开发绝对不是简单节约电量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是系统效益。”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要求4个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城市北京、唐山、苏州和佛山借鉴   电力需求响应试点的实践和国际经验,组织实施电力需求响应,完善电力应急机制。
  可以看到,国务院不仅明确了需求响应和其他需求侧资源在确保电力供需平衡上的重要作用,而且重点提出了深化电价改革以及引入市场机制的目标。此外,有序地缩减行政需求规划以及鼓励用户与电力公司签订可中断负荷合同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举措能够为需求响应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基于我国现有的电力体制,“分阶段”的方式发展需求响应市场应该更加适合。在最初的阶段,需求响应项目可以考虑比较简单的设计,也可通过试点形式,增强用户对市场化机制需求响应的兴趣和认识。从“用户旅程”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的价值在于更好地促进用户兴趣和学习。另外,电力公司和负荷集成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能源基金会电力项目主任王万兴建议,在政策层面上,应进一步把握新电改这一契机,让用户逐渐熟悉电价的市场特性,通过推广分时电价或尖峰电价来增加用户在高电价时段参与需求响应的效益。对于监管者和电力公司而言,也可通过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核算和更细致地定义系统服务,从而更好地支持对需求响应系统价值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