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融合云、大、物、移等新技术,积极推进智能传感器、通道可视化、移动巡检终端在输电运检工作中的应用,积极构筑“互联网+智能运检”的输电运检新模式,着力打造输电运检业务综合管控平台,有力保障了满功率运维期间特高压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大云物移技术,就是将智能传感器、电力物联网云平台、运检大数据、移动终端这三大技术融合应用,使得运检人员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面掌握电网所有设备态势,消除安全盲区,从而做出有效的检修计划和方案。”国网江苏电力员工介绍道,“早在2008年,在国网总部的支持下,国网江苏电力就开始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联合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研究院、浙江维思等科研单位和专业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面向电网安全运维的高技术传感器和配套技术。”经过长期的野外安装、室内安装试验,这些技术得到充分的检验已经完全成熟可靠。
2017年,国网江苏电力为锦苏线江苏段全部耐张线夹引流板和管母接头装上了1568个无线温度传感器。这些绑定了唯一ID的传感器只有一元硬币大小,啤酒瓶盖厚薄,通过快速导热材料制成的底座固定在线路上的各个监测点,热量便不断传导到传感器内部测温芯片。测温芯片内部集成有微处理器,当发现被测设备温度跃升时,会自动将测量周期从1分钟缩短直至1秒,然后将采集的设备温度数据加密后通过杆塔上的信号接收器传送到云后台实时数据库,从而实现跟踪温度变化并精确采集。
有了智能传感器和云后台,锦苏线在线监测数据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发送到国网江苏电力的移动终端上,运检人员可以方便的查看设备实时温度数据和历史温度曲线,同时,云后台监测系统自动分析比对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差等大数据变化,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就会通过终端短信通知到每个运检人员,由此保障了缺陷的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温度外其他参数的监测,国网江苏电力还在锦苏线安装了28个杆塔倾斜传感器、24个导线温度与振动负荷传感器,连续监测杆塔倾斜情况、追踪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运行方式。这些无线微功耗抗干扰智能型传感器,通过云后台系统支持,将锦苏线江苏段的线路设备状态分分秒秒地呈现在运检人员的掌握中,从而将缺陷扼杀在摇篮。“更为重要的是,在线监测的实现,为锦苏线运行参数积累、缺陷分析提供了原始数据支撑,真正做到防患未然。”国网江苏检修公司输电中心主任说,在现有运检人员、资金配置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输电运检技术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江苏电网是国内负荷密度最大、电网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首个负荷破1亿千瓦的省级电网。±800kV锦苏线额定输送功率7200MW,自2012年投运以来,清洁的水电从四川锦屏源源不断输送至华东地区,满送期间,日均输送电量高达1.6亿千瓦时,极大缓解了江苏电网供电紧张局面,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